马林觉得自己老家的人要是到铁炉村来观光,估计会被这里的景象给乐坏。
原始人们在以自己的方式来实现各种技术。
马林发现拖拉机的外形在朝自己意料之外的方向发展。
为了改进设计,减少故障,各个爱动脑子的原始人一直在尝试进行各种微调,调着调着就变得怪模怪样的。
现在每辆拖拉机背后都有根十米高的竹竿把电缆给挑到高处,防止压到、绊到电缆的事故发生。
竹竿顶部是个环。
十五辆在不同的地方进行试驾,为的是避免电缆纠缠在一起。
没有石油,就只能用电了。
此外播种机也必须安排好。
播种机也可以用这种拖拉机拉着在田里跑。
很多个管子下面尖,可以插入地里。
种子被分入这些管子中。
既然用拖拉机拉,自然要有比较多的管子,比如说二十道,播种二十行谷子。
那么怎么把谷子给分入这些管子中呢?
播种机上方有个箱子,粮种倒入箱子里。
箱子下方有漏斗,漏入一个更宽的箱子。
怎么让粮种在这个更宽的箱子里分布均匀呢?
或者取消这个更宽的箱子。
粮种箱子下方有二十个洞口,每个通过管道连接到下方二十根腿中的一根。
而腿中还存在开关,一打开就会开始漏粮种,漏的速度与打开的洞口的大小有关系。
可以由人手动打开。
播种机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制作。
跟旋耕机类似,也给它设计个架子,可以通过摇手柄把它给拉起来,或者放下去。
怎么把它给压进土里,同样可以通过摇手柄实现。
马林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只觉得非常疲劳。
他知道自己的这些技术都实现的并不好。
但是勉强能够使用。
在这个时代,已经可以节省大家很多力气了。
接下来还有件重要的事,那就是制造电缆。
一个月最好能够赶造出四公里长的电缆。
每台车子要拖着一百米的电缆忙活。
而田地的边缘要通上电。
这么一算恐怕需要的电缆的总长度不止三公里。
马林需要好好的考虑一下怎么拉电缆才能节省缆线。
先进行生产吧,反正日后需要电缆的地方多着呢。
电链锯、电钻的出现使得伐木工、矿工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十来倍。
目前有种迹象,机械厂需要更多的人手,而各种物品的生产量有点过剩了。
关键原因在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目前粮食发展跟不上,导致铁炉村能够聚居的人数受到限制。
现在有两百人口,而不少食物是从外面买的。
现在的种植业亩产非常低,一亩地产一百多斤谷子乃是正常现象。
如果不吃肉的话,五亩田养活一个人。
如果想聚集一千人口,自给自足,需要五千亩田。
铁炉村下游鸭子河两岸肥沃的农田,大约得有上万亩。
鸭子河水流湍急,地势上存在落差,适合用水力发电。
很小的水电便可以供这些居民自己进行工农业生产了。
总共定居两千人是不成问题的。
可以建立三四个村落,而铁炉村这里建成一个镇子。
去下游更远,二十公里之外存在更多的农田。
反正附近地区生活上万人是不成问题的。
现在压根就没有那么多人口。
像是北边的吃土村,南边的麻雀村,除了种田,还适合养牛羊。
大家的羊群的规模都在快速扩大。
至于怎么进一步改善生活,马林心里存在种种疑问。
他现在还有件事需要快点搞定。
那就是研制联合收割机。
联合收割机,既收割又脱粒。
应该怎么收割马林明白。
应该怎么脱粒,马林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