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只能在白天工作,这一本书抄起来至少要花十天,攒够路费还要一年多的时间。
可下一次乡试就在一年后,如果他不能尽快通过院试,那就要再等三年。
少年的情绪变得低落,唐小糖知道他在担忧什么。
大梁的科举制度极其繁杂,童生必须要通过院试,成为各州府学院的学员,并且通过学院考试,成绩优秀者才能够参加乡试。
科举所需的经济开支,根本不是一般人家庭能承受的起的,不说学费和食宿费,就是日常纸墨等普通的文房消耗,积累下来也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而且科考录取的名额不是到分数就通过,而是按各省参考人数的比例来择取的。因此平民百姓要想通过科举改变命运,除非生下的是绝世天才,否则根本不可能。
其实刘瑾早就通过了童试,当时他也准备去参加院试了,只是刘母突然病重,他只得放弃,之后刘母去世,刘父又积劳成疾,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刘瑾自然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试。
现在,他有时间了,但是钱又不够。
如果是普通人遇到这样的困境,那就只能无奈的选择放弃,或者选择继续等待三年,但对刘瑾这样身怀大运气的世界之子来说,这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
唐小糖知道,按照原本的轨迹,是他抄书的书铺老板见他天赋高又刻苦,所以借了钱给他,让他去府学参加考试。
当然这笔钱最后刘瑾也是加倍还上,而且还在他得罪人被抓起来的时候救了他,老板非常感激刘瑾,不仅后来刘瑾被外放时帮了他很多,他儿子后来也成了刘瑾一个重要的属下。
唐小糖不知道这一次对方还会不会帮助刘瑾,但有她在,怎么也不可能让刘瑾饿死。
如果老板还是要帮忙,她不会阻止,毕竟这是刘瑾获得人脉的重要方式;但如果老板不帮忙,她也有办法帮刘瑾赚到钱。
看着坐在桌前认真整理抄好纸张的少年,唐小糖心想。
宣纸都干透了,刘瑾把它们整成一沓,最上面放了一截打磨得很光滑的粗竹筒,然后像卷竹席一样把所有纸页全部卷起来,最外面用布包着微微捆住,防止这纸卷中途散开。
这样比较方便携带,明早要很早出发,他必须今天把东西都准备好。
唐小糖在一旁看着少年收拾东西,他整理好抄完的书后,就转身走出了房间,唐小糖只听到厨房传来一阵翻箱倒柜的声音,还有阵阵水声,然后,她看到少年拿着一截粗竹筒和两个干饼子走了进来。
粗竹筒两端都封严了,在竹节处还捆着一截麻绳,应该是这里的水壶;而他另一手拿的那两个饼子看起来硬巴巴的,简直就像两块石头,放在桌子上的时候,唐小糖甚至听到了“梆梆”的声音。
真是货真价实的“干”粮!
唐小糖看着少年整理好东西,她正想该怎么引起他的注意,让他把她也带走时,少年就主动拿起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