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南山堂

>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目录

第288章 好大一座肉山(1 / 2)

上一章目 录

死的不能再死的鲸鱼浮出了海面,大半个身躯都暴露在张华他们的眼前。

“这鲸鱼还真是比我们的渔船还要长呢,要不是亲眼所见,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世上居然还有这样的东西。”

“看这体型,一只鲸鱼怕就有几十万斤重吧,比我们一次捕捞的大黄花鱼还要多。”

“这鲸鱼要是拉到长安城,肯定能够引起巨大的轰动吧?”

尉迟环几个兴奋的看着眼前的鲸鱼。

“这么大、这么重的鲸鱼,怎么才能把它从海里拉上来呢。”

路斌的一句话给了他们当头一击。

“是啊,这么大,这么重的鲸鱼怎么从海里拉上来?”

尉迟环他们都把眼光投向了张华,这么久以来,他们都已经习惯了碰到什么疑难杂症就问张华的习惯。

“嘿嘿,薛礼,你前几天不是还问我为什么在船上装那种奇形怪状的装置吗,现在就是它们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张华用手指着甲板上树立起来的一套加固的滑轮组,露出了神秘的笑容。

滑轮的历史其实很悠久,关于滑轮的绘品最早出现于一幅西元前八世纪的亚述浮雕。

这浮雕展示的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滑轮,只能改变施力方向,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施力,并不会给出任何机械利益。

古希腊人将滑轮归类为简单机械。早在西元前400年,古希腊人就已经知道如何使用复式滑轮了。

大约在西元前330年,亚里斯多德在著作《机械问题》里的第十八个问题,专门研讨“复式滑轮”系统阿基米德贡献出很多关于简单机械的知识,详细地解释滑轮的运动学理论。

据说阿基米德曾经独自使用复式滑轮拉动一艘装满了货物与乘客的大海船。

西元一世纪,亚历山卓的希罗分析并且写出关于复式滑轮的理论,证明了负载与施力的比例等于承担负载的绳索段的数目,即“滑轮原理”。

在中国,约完成于周安王14年癸巳年墨翟(人称墨子)和他的弟子们写的著作《墨经》中就有关于滑轮的记载,不过,张华从来没有在长安城看到过,十有八九是已经失传了。

“大哥,就靠这个东西就能把鲸鱼从海里拉出来吗?”

虽然薛礼对张华一向是敬佩有加,不过看到张华要利用这么简单的机构就把巨大的鲸鱼拉起来,他还是不大敢相信。

实在是跟他一直以来的人生观价值观不符合啊。

“张大哥,你说怎么拉,我们都听你的。”

常军迫切的想要一睹鲸鱼的全貌,对于怎么拉起来才合理并不在乎。

“谁下海把两个大铁绳绕在鲸鱼身上,然后我们用这个滑轮组把它吊到船上来。”

把鲸鱼干趴下很难,干趴下之后把它从海里吊起来也很难。

好在这鲸鱼应该不是那种体型最庞大的蓝鲸,要不然这个小船还真是不一定能够装的住它。

海上超载,那可不是一般的危险!

“往左靠一点,对,再用力拉。”张华亲自指挥起吊工作,“甲板上没用的东西全部搬来,那个坏了的船舷干脆把旁边一段也拆了,让鲸鱼的尾巴停留在那边,要不然船上装不下。”

张华也是第一次指挥这种吊装工作,好在有多啦在一边看着,时不时的提醒一下,就是这样,也花了差不多半个时辰才彻底把鲸鱼从海里吊到渔船上放好。

天还蒙蒙亮发现鲸鱼,到现在,正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

看不到尽头的海面上,火红的太阳从海平面上缓缓的升起,阳光照耀在渔船上的鲸鱼身上,让整条鲸鱼显得更加庞大。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