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还没有从学校毕业的时候,那位要求所有学生弄清楚公园内部的各种桌椅板凳到底应该设置成为什么样的尺寸的教授,就同样曾经问过他们,到底是坡度为什么数值的坡,人在走上去的时候会感觉并不累。
当初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全班同学齐上阵,弄了各种不同坡度的坡去走,就为了能够弄清楚坡度为多少的坡,能够让人在爬坡的时候感觉并不累,园冶他们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坡度不能超过十五度。
使用在地面上挖出一个巨大的坑的方式来给自己盖房子的居民,在建造属于自己家的窑洞小院的时候,可以说是已经确定了自家所拥有的这个坑的深度。为了能够在爬坡的时候尽可能的感到并不费力,以便能够让各种物资在进出这个小院的时候更佳顺利,当地居民当然会尽可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将这条坡做的比较长,进而不那么陡。
在有限的空间内确定了这条斜坡所拥有的坡度,接下来所需要考虑的就是怎么样才能够让这条斜坡和下沉式的院子连接在一起,给自己家盖房子的当地居民选择让斜坡和院子构成一个类似于网球拍一样的图形,这么做行得通吗?答案当然是,不行!
前面已经说过了,为了尽可能的保证自家房屋的屋顶牢固稳定,当地居民在盖这种小院的时候就要尽可能防止有行人或者车马从自家的小院双方行驶过。因此,原本没有开挖小院的一条路面,就这么因为有人在地面下居住的关系而废了,车马什么的是不应该从他人的房屋顶上碾过去的。
但是,在过往的行人以及车马顾虑到了生活在地面下的居民的同时,生活在地面下的人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地上的人的生活状态呢?
进出小院的那道斜坡,如果与小院在平面图上构成了一个类似于球拍一样的图形,那么可想而知,就整个院子连带着斜坡,到底会占据多大的面积。
斜坡同样是向下凹陷的,不论是行人还是车马都根本不可能从斜坡上面开过,所以,假如把斜坡和小院的连接方式弄成一个类似于球拍一样的图形,那么这样一来,球拍左右两侧的这些空间也就全部都不能够让车马或者行人通行了。
就算古时候还没有迎来现如今的人口爆炸时代,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也并不是独自一个人拥有一整座孤岛,因此想怎么利用上面的空间就怎么利用上面的空间。于是乎,这种把斜坡和院子弄成一个类似于球拍一样的图形的做法,很明显是不行的,还不知道要给周边的过往行人以及邻居们添多少麻烦。
其次,使用这样的一个斜坡确实能够让人非常轻松的进入下沉式的小院,可是,但凡现代人稍微关注一点社会新闻,那么他们都会注意到,每一年迎来降水的雨季,那些降雨量稍微大一点的城市,总是会发生地下车库淹水的问题。
而这种下沉式的院落,在淹水这个问题上,和现代的地下车库是一样的。
假如小院不修这样一道斜坡,那么,用来拦截过往行人,防止他们如同掉入下水道里一般掉落到小院内部的矮墙,能够非常有效的阻止地面上的雨水流淌进入院子内部。这样一来,下雨的时候,整个院子所需要考虑的其实仅仅只是降落进入院子内部的雨水。
只要降雨量不大,院子就不可能变成一个被水淹过的游泳池,这样一种单纯的情况却因为被修建起来的那道斜坡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一个从地面上连通进入院子的斜坡,就是一道可以用来排水的沟渠。地下车库能够因为这道斜坡而直接淹水,进而导致车辆报废,生活在这种院落当中的人,也同样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于是,一方面是为了能够解决占地面积太大,会给过往行人以及邻居造成不便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则是为了能够尽可能的防止雨水淹没小院,当初选择在地面上为自己家建造房屋的劳动人民,才会专门调整了斜坡与自家小院所拥有的连接方式。
如果说被挖掘出来的四次方方的小院子,从平面图上来看是一个字母O,那么,最终被确定下来的斜坡连接方式从平面图上来看就是一个字母L。
LO这样一种连接方式,摆明了需要斜坡在来到坡的底部的时候拐弯。弯道的占地面积不用大,因此可以把院子和斜坡之间的距离尽可能拉近,这样一来,靠得非常近的两者从平面图上来看就类似于一个“旧”字。
由于斜坡的长度和院子的长度刚好相等,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还非常近,这样一来,在建立地面上的防护矮墙的时候,完全可以把两者包围在一起,将它们看做一个四四方方的整体,而完全用不着弄成一个非常浪费地盘的球拍一样的形状。
并且,为了能够在下雨天尽可能防止有雨水顺着坡道直接流淌进入院子,坡道在拐弯的那个地方是如同做门槛一般,放下了拦水石的。
从地面上流淌下来的雨水顺着斜坡走直线,直接冲向了坡底,并且这个流动方向刚好就不是直接冲着院子而来的。只要能够在坡道的拐弯处弄一个能够拦住雨水的石头门槛,就能够有效拦截撞在了墙壁上的水流奔溅进入院子里,生活在这里的人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雨水的问题,并不希望自家的门槛外面出现一个小小的水池,自然就必须得采取点别的动作。
位于BJ北海公园的团城,作为中国封建王朝被推翻之前可圈可点的排水结构范例,在下沉式窑洞这个问题上同样是能够拿来进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