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深夜,桂西省边境线,越军一侧。
李路紧紧趴在地上,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朝侧后的赵荣军打了一个手势,然后指了指前面慢慢巡逻而过的两个越军士兵。
赵荣军点点头,带着黄观辉悄悄摸了上去。
此时,已经是短刀突击队越境以来的第七个晚上了。三天前,他们袭击了越军122团部之后,马上就遁入了茫茫的丛林之中。在向北运动了两个小时之后,李路突然改变了行进方向,向东运动。
李路很清楚黎文寿在越军高层中的分量,那小子受到的重视是常人不可理解的。其实从他的122团配置上完全可以看得出来,几乎集中了越军装备库里的所有先进武器。编制也赶上了步兵旅的规模。
再一次,李路带着几个人深入到人家纵深去,打掉了人家的王牌步兵团团部,击毙了被誉为军队明日之星的团长,却一个人也没损失掉,光是这一点,就让越军的那些高级将领们接受不了。
怎么,十几万部队摆在那都是吃干饭的,连几个人都抓不到?
可想而知,等待李路他们的会是怎样一种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原来的路线撤退,显然是行不通的了。如果说之前越军的部署是完全切断了短刀突击队回国的路线,那么现在就是根本把南疆边境线给封成了铁桶,然后大量的搜索队来来回回地搜刮他们。
李路不得不采取最后一条撤离路线——转向东行进,然后向北折返,从桂西边境回国!
这等于是在热带丛林中绕了一个大大的圈子。
这是一次距离超过了一百五十公里的长途机动,对每一位短刀突击队员的体力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负重,李路命令销毁了电台和炮队镜,同时扔掉了所有不必要的装备,只留下武器弹药和口粮。销毁电台和炮队镜的时候,李路还遭到了很多队员的反对。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防军军人都把武器装备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宁愿牺牲自己,也不会让重要的武器装备受到损坏。这不是说说而已的,是真的做得出来。
但是李路毕竟是后世来的,在他眼里,人的生命永远是最重要的。东西没了,可以再造,人一旦没了,那就挽回不来了。说来说去,都跟国防军一直以来的战术思想有关。
最后,李路强行下达了命令,大家才不情不愿地砸掉电台和炮队镜。这俩玩意重量可不比后世,重的很!没了这两个东西的负担,平均人负重马上就降下来一大截。
饶是如此,当他们终于看到界碑的时候,已经是衣服破破烂烂,体力几近透支了。
这个时候的短刀突击队哪里还有出发时的那种意气风发,若不是握着枪的手依然稳定有力,倒是更像难民。
最大的幸运是,李路的这条撤退路线完全是出乎越军的预料,谁会相信,一支只有几个人的缺乏后方支援的突击队,会放弃最便捷的路线,选择绕一个大圈子,从另一条战线回国?
对于越军,这不仅仅是距离问题,还涉及到他们内部的分工。南疆边境,是一个军区负责,桂西边境又是另一个军区负责,这点跟国防军分为两条战线是相同的。
也就是说,李路他们是从越军的西战区转移到了东战区。别的不说,单单是越军内部跨战区行动起来,都会出现一定的迟滞。这也是李路看中的地方。即使越军识破了他的路线,时间上也不会占有太多的优势。
事实上李路多虑了,越军根本就没有想到他会选择这么一条根本不可能的路线。
在丛林密布的地域上行军一百五十公里,这不是开玩笑的。
而且,李路他们只花了三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这段跋涉,平均一天行军五十公里。平原行军四十公里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而李路他们是在几乎没有路的丛林中,一天运动了五十公里……
体力普通过人的短刀突击队七个人,之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就可以理解了。
不得不这样,快一分钟接近边境线就多一分希望。一路上避开了所有的越军巡逻队,甚至都没对落单的越军动手,为的就是自身的隐蔽。决不能因为贪小便宜,而搭上了整个突击队。李路对这点是有清醒的认识的。
有惊无险,总算看到了界碑。界碑后面的山头上,就是桂西省边防部队的阵地。到了那里,就算安全了。
赵荣军和黄观辉猫着腰,踏着小碎步,从侧后快速接近那两个越军巡逻兵。他们悄无声息地贴上去,几乎同时动手,一只手臂扣住了目标的脖子,另一只手已经把三棱军刺狠狠地扎进了心脏。
两个越军士兵在他们怀里挣扎了几下,很快就死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