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兴阿的印象里,拿破仑炮一直是前膛火炮的巅峰,所以果兴阿一直觉得口径较小的六磅炮,要比他手里的十二磅炮好,只因为六磅炮有着小拿破仑的美誉。
果兴阿的前世主要还是沉迷于武器制造,对于武器的历史和具体的使用性能,大部分时候都是一带而过,所以有许多细节他并不知道。比如南北战争时期南军曾有一位将军,这样评价过小拿破仑炮“……即使是这样,它在战争初期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至少它教会了炮手们怎样发射火炮……”
线膛枪的时代到来之后,火枪的射程有了较大的提升,一下子从五十米外全靠信仰,提升到了四百米精确打击,而且最大射程全都超过了六百米。这就让装药量相对较小的火炮们尴尬了,他们的射程和步枪差不多。六百米以外只能靠实心球形弹制敌,其他弹种全部抓瞎,而且他们还得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下作战。即使前膛枪装弹再慢,也比火炮快,而且步兵肯定会对火炮进行集群压制射击。所以真正的线膛枪时代,个位数口径的前膛火炮,已经形同废物了。只有十二磅以上火炮的装药量才足以达到压制线膛枪的射程,所以法国人才会全军装备轻型十二磅炮,所以在南北战争中大放异彩的才是大拿破仑炮。
果兴阿印象中一直有六磅炮的身影,所以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手里的小拿破仑炮。不过他的记忆还是有点误差,他忘记了印象中的六磅炮,有个响亮的名字——阿姆斯特朗炮。后装线膛炮,绝对具备压制线膛枪的射程。
小拿破仑炮一直没露馅还有一个误会在里面,就是几次战斗下来,从来没有子弹打到过炮兵阵地。太平军方面是因为火力参差不齐,而且还要被清军的步枪火力压制,完全无力还手。而清军这边,只有荒村黄达平来袭一战对阵过小拿破仑炮。果兴阿当时是被人海包围,打人都打不过来,根本没机会对炮兵进行集群射击。而且果兴阿一直重视一百到四百米的有效射击距离,对于远程打击并不关注,也是原因之一。再有清军的步枪也是果兴阿七拼八凑搞出来的,膛线深浅不一,最大射程也就是五百多米,对于六百多米外的炮兵威胁也不大。
而今天的对手是射程达一千米的恩菲尔德,果兴阿甚至在望远镜里看到太平军在射击前调整标尺,小拿破仑炮自然不能幸免。而且小拿破仑炮虽然威力下降了许多,但是在炮身长度以及重量上,都不比十二磅的大拿破仑小太多,果兴阿已经起了换装的心了。只要仗一打完,立马把这些小炮和城头上的古董全给融了,必须升级成十二磅炮。
“推两门大个的下去,速战速决!”果兴阿觉得火炮被步枪给干了,真的比被刺刀干了还丢人。
孔震又带着人搬了两门十二磅炮下来,而且这次他们可是拉足了距离,已经退到了鼓楼之下,才瞄准了城门洞。困兽般的太平军没有再进行反击了,他们透过两层门洞已经看到了千米之外的大炮,这次太远了,他们没有机会了。整日酗酒、抽鸦片、玩女人的洋人队长鲍勃,整理了自己的军服,然后开始挨个和身边的士兵握手,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而后在胸口划了十字,开始了最后的祷告。士兵们也相互拥抱着身边的人,开始最后的祈祷。
许久之后,他们也没有听到炮声,正在他们疑惑不解的时候,几个身影突然从城头飞落,紧接着无数的从多个角度扔了进来。爆炸带来的混乱和轰鸣在城门洞里不断的回荡,残余的二百多名太平军一时睁不开眼睛,当他们缓解过来的时候,几十名特战队员已经堵死了城门。左轮步枪六发子弹,两把十二发子弹,每人十八发子弹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打了出去。不住的轰鸣,好像有人在铁桶里点燃了一挂鞭炮。即使没被击毙的太平军,也被巨响震得晕头转向,失去了抵抗的能力。
特战队打光了子弹之后,刚刚坠城而下的突击连身披重甲,手轮战刀和手斧冲进了已经满是血肉的城门洞里。本就不宽敞的城门洞里堵满了尸体,残兵们能够回旋的余地太小了,而没发装弹的他们只能用刺刀去对付身穿重甲的清军。绵甲里衬了铜片,斧子都很难一下劈开,何况是刺刀。
果兴阿坐在了主城楼里,脚下不时传来肉铺里才有的声响。刀刃砍入肉体的声音,金属劈入骨头又拔出的声音,虽然看不到画面,但是果兴阿脸上的肌肉还是一阵的扭曲。
刚刚特战队利用太平军的绝望,偷偷的潜下了城墙,靠近了城门洞,然后几人从城头跳下分散太平军的注意力,主力部队一下子向城门里扔了上百颗,续以密集的火力射击。枪声一停,突击连就接班,用白刃肉搏来肃清残敌。各部配合默契,算是一场比较合格的小规模特战。
但果兴阿一点也不高兴,之所以玩这么一手可不是果兴阿有意为之,完全是因为炮兵又掉了链子。孔震在鼓楼附近瞄准了半天,给果兴阿的答复居然是打不准。十二磅炮的误差大概五米多一点,孔震没信心炮弹会准确的穿过城门,很有可能会打在城门垛子上。没辙的果兴阿只能让特战小队出马,实在不敢考验炮兵百步穿杨的能力。炮兵要是把内瓮城给拆了,不说城头上的自己人,黄达平从其他方向进城了怎么办,果兴阿的内外瓮城堡垒立时就少了一半,太不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