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侯爷

东一方

> 三国小侯爷 > 三国小侯爷目录

第146章 邻县冲突(1 / 2)

上一章目 录

茶陵县和攸县接壤,位于攸县的东面。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炎帝神农葬于茶乡之尾。”记载中的茶乡,就是在茶陵县的境内。茶陵县的茶叶,在长沙郡都非常有名。

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喜好喝一口茶陵县的茶叶。

茶陵县境内多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而且冬寒的时间段,所以山上的茶叶,有足够的光照时间,茶叶份外清香。

茶陵县的百姓,也一直为荣。

因为这一点,县令的日子过得很舒坦,百姓富足,安居乐业,这就是最好的情况。

只是最近几日,县令苏融高兴不起来了。

苏融年近五旬,相貌清瘦,因为保养得不错,身体倒也是颇为硬朗。他为官清廉,处处为民争利,百姓对苏融也是非常的爱戴。

只是茶陵县的许多乡绅、家族,纷纷到攸县买地,让苏融很头疼。

同时,茶陵县的许多商人也去了攸县置办家业。

茶陵县农业不行,靠的是茶叶,是商人。一旦商人离开,商业必然会随之下跌,官府的税收也将受到影响。现在的情况,对攸县非常有利,对茶陵县却是百害而无一利。

苏融考虑的不仅是商业,还有百姓的问题。

茶陵县的百姓暂时不会离开茶陵县,到了明年,茶陵县的各大家族、乡绅在攸县的土地要开始耕种,一旦攸县的百姓出现供不应求的时候,茶陵县的一部分百姓会前往攸县耕种,这对苏融来说,简直是噩耗。

商人走了,商业一落千丈。

百姓走了,苏融的官估计也快要到头了。

为了阻止这件事,苏融想破了脑袋,都没有想出解决的办法。

书房中,苏融召集了县丞和主簿,商议此事。

县丞也是非常的头疼,都已经讨论了很多次,却一直没有结果,令人揪心,更费神。他想了想,建议道:“县尊,攸县可以开垦农田。我们茶陵县,为什么不可以呢?”

苏融想都不想,直接反驳道:“攸县情况特殊,因为严重的饥荒,导致无数的百姓衣不果腹。官府只要发粮赈灾,他们就愿意去开垦农田。他们得到的粮食不多,只能让他度过难关。但因为攸县的饥荒,百姓没有太多的想法。”

“茶陵县,大多数的百姓是茶农。许多百姓的家中虽然不是太富裕,却也不是太差,谁会为了一点粮食去开垦农田。”

苏融轻叹道:“最重要的在于,茶陵县不可能拿出数万石粮食出来,也不可能给出刘修那样不征收赋税的条件。茶陵县情况不用,采用相同的办法,也无法达到相同的效果。”

主簿砸吧砸吧嘴,道:“大人,不如任由他们去吧。”

县丞也道:“下官也这么认为。”

主簿和县丞都非常揪心,讨论许久都没有结果,太烦躁了。

苏融仍是摇头,正色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件事必须解决。从某个方面说,商人的离去,就会导致茶陵县的钱,转移到了攸县,对茶陵县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县丞一副无奈的神情,眼珠子转了转,忽然说道:“既然想不到解决的办法,干脆在双方接壤的地方设置关卡,只许进不许出,不让百姓或者商人前往攸县。”

苏融摇头道:“这样做,影响太大。”

县丞也一翻白眼,道:“县尊,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没办法了。”

苏融脾气极好,依旧没有发怒,继续道:“再想想,都再想一想,必须把这事儿解决了。”

县丞和主簿相视一望,更是无奈。

苏融又道:“这件事不解决,明年开始,茶陵县必然陷入困境。到时候,明年攸县必然是税收、粮食获得大丰收,而茶陵县一落千丈,这是绝不允许的。”

主簿建议道:“县令,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就找太守大人调解吧。”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